聯系我們
公司地址: 中國陜西寶雞市清姜路75號
銷售熱線:0917-2656173
售后服務:0917-2656181
服務郵箱:service@changlingpv.com
技術咨詢:0917-2656176(產品)
0917-2656182(工程)
當前位置:行業動態
光伏扶貧幫扶貧困戶超400萬戶 民企占比95% 光伏制造大軍戰斗力如何再激發?
2020年是脫貧攻堅收官之年,即便疫情突襲,也不能阻擋中國全面進入小康社會的堅定步伐。
日前,國務院扶貧辦官網刊出的一篇題為《堅決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力啃下脫貧攻堅硬骨頭》的文章提出,將光伏扶貧村級電站發電收益的80%用于設置扶貧公益崗位。
以光伏扶貧村級電站發電收益設置扶貧公益崗位,能否成為脫貧攻堅的又一“利器”?
此前的4月24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就加強農村貧困人口幫扶工作情況召開的發布會上,國務院扶貧辦開發指導司一級巡視員吳華在談及“鼓勵引導支持貧困勞動力就業”重點部署推進的“四個一批”工作時,曾著重介紹“利用光伏扶貧的收益開發扶貧專崗,可提供一百萬人就業”。
《證券日報》記者梳理相關公開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截至4月10日,我國中西部22個省份光伏扶貧電站發電收益資金到村17.47億元,設置公益崗位61.42萬個,吸納貧困勞動力59.9萬人就業,發放崗位工資金額4.60億元。
在業界看來,以光伏扶貧村級電站發電收益設置扶貧公益崗位,是對光伏扶貧“造血功能”的再升級,效力的再提升。
“光伏扶貧能夠被廣泛認可、取得成績,其核心邏輯在于,光伏扶貧既發揮了我國光伏產業的優勢,又調動了企業積極性(EPC收益、組件等銷售),最終形成了充分利用光伏發電特長,又契合扶貧需求、企業利益的‘一舉多得’的長效扶貧機制。”光伏行業咨詢機構智新咨詢首席分析師曹宇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通過合理的制度、規則設計,完全可以規避這些年來光伏扶貧暴露出的一些問題,相信光伏扶貧還能發揮更大的作用。”
光伏扶貧幫扶貧困戶407萬戶
光伏制造業95%以上為民企
據《證券日報》記者梳理,自2014年啟動試點,光伏扶貧就被寄予厚望,認為其是資產收益扶貧的有效方式,是產業扶貧的有效途徑,成為了我國精準扶貧十大工程之一。
2014年至今近7年的實踐證明,光伏扶貧成效顯著。據2020年全國能源工作會議上,國家能源局披露的截至2019年12月份的最新數據,我國已累計下達光伏扶貧規模1910萬千瓦(19.1GW),幫扶貧困戶407萬戶。
光伏制造是堪比高鐵的中國優勢產業、國際名片。正是中國光伏制造,在10年間,促使光伏組件價格下降了94%,光伏電站建設成本下降90%,太陽能利用才廣受全球電力需求青睞。
不僅如此,中國光伏制造也憑借多年占據全球組件約70%的份額,以及全球前10強光伏組件企業中的7至8個席位,贏得了市場尊重,掌握了話語權。
而外界也許并不了解的是,締造上述堪稱“奇跡”的中國光伏制造大軍,95%以上為民營企業。
也正是這一支民企大軍,在祖國吹響脫貧攻堅號角后,勇于投身產業扶貧事業,他們中的佼佼者,不僅大幅讓利,更積極開拓出了諸多更為有益的光伏扶貧模式。
據《證券日報》記者了解,光伏組件廠家給予產品25年線性功率保證(25年不低于標稱功率的80%),即光伏發電收益,理論上可持續至少25年。
在光伏發電環保且具有較長收益周期,十分契合精準扶貧、長效扶貧需求的基礎上,中國光伏產業還充分運用了光伏發電可分布式建設(符合能源發展趨勢),并可與荒灘荒坡、屋頂、建材、農業、水面等結合的特點,探索出了例如“光伏+農業+扶貧”模式,讓貧困戶能夠在享受發電收益的同時開展農業經營(光伏大棚、農光互補、水光互補等),不僅實現了增收,還創造了更多就業機會。
這一探索,令光伏扶貧由產業扶貧、長效扶貧,升級為“造血式”扶貧,某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認為,光伏扶貧不僅可精準、長效、造血扶貧,還兼顧了對環境友好、產業有利,理論上能收到“一舉多得”的效果。